只拥有九个军的第二野战军,就有五支部队的番号,得以保留
解放那会儿,我们党领导的四大野战军里头,第二野战军算是块金字招牌,但兵力上却是四家里头最少的。说起来,第二野战军那会儿就九个军。你瞧瞧其他三家,主力军都是十二个往上,特别是第三野战军,足足有十五个军。这么一看,人数上他们都比第二野战军要多。
说起来,第二野战军手下就只有九个主要部队,比起其他三支野战军,人数上确实少了点。但你别看它们人少,这九个部队个个都是精锐,打起仗来那股狠劲儿,可不是盖的。所以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,军队经过一轮轮的精简和重组,第二野战军的这九个部队里,还是有五个的编号被留了下来。
第二野战军原本手下就九个军,最后居然能保住五个,真不容易,直接保留了一半呢。这个成绩,比其他三个野战军好多了。这也说明,第二野战军那九个军,个个都是猛将,打起仗来不要命,作风硬朗得很。
第一个被保留下来的部队是第12军。它原本是从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过来的。懂点历史的人估计都知道,第六纵队那可是中原野战军的精英,刘邓两位领导的得力助手,特别擅长打硬仗、恶仗,战斗力杠杠的。
第十二军改编后,跟第十军、第十一军一起归第三兵团管。不过,解放战争打赢后,第十军和第十一军的编制都被取消了。就只有第十二军,经过好几次精简改编,还是稳稳当当的,编制一直保留着。
第二个被留下来的是第十三军。这支队伍,跟第12军一块儿,被叫做第二野战军里的两大悍将。全军上下打起仗来都特别拼命,还特别会长途奔袭。就因为这本事,第13军老是在战场上打头阵。要是把第二野战军比作一把快刀,那第13军就是刀尖儿,永远冲在最前头。
在这个时候,第四兵团里头,除了第13军,第14军也是个主力部队。说起来,第14军和第13军那是亲兄弟似的,都是从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演变过来的。这支纵队的头儿,就是响当当的陈赓大将军。他亲手带出来的队伍,那战斗力肯定杠杠的。
解放战争一打赢,第14军就直接去了云南边境,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边境,保护老百姓。几十年下来,他们成了全军里打丛林战最牛的队伍,大家都叫他们“丛林猛虎”。到了1979年南疆那场仗,第14军是西线的主力,他们在老山那块儿跟敌人拼死防守,一次次把敌人给打回去。仗打完了,第14军里的第40师118团,因为表现太出色,被叫做“老山英雄团”。
第四个被保留下来的是第15军,它也是第四兵团的一员。而且,第15军绝对算是第二野战军里后来居上的佼佼者。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第15军还称不上是第二野战军的顶尖王牌。不过,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,志愿军第15军靠着那股子死磕到底的狠劲儿,还有不怕死的勇气,在上甘岭那场硬仗里,硬生生顶住了敌人的猛烈进攻,守住了上甘岭这块阵地。就是这一仗,让第15军名声大噪,成了全国都知道的英雄部队。
1961年,咱们国家成立后没多久,第15军就摇身一变成了空降兵军,成了咱们国家头一个空降军。与此同时,原先的那些空降兵师也都归到这个军里头了,成了空降军里不可或缺的一块儿。
第五个保留下来的部队是第16军,它原本叫做中原野战军的第一纵队。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第一纵队可厉害了,既能猛攻又能坚守,战场上屡建奇功,是中原野战军里的顶尖部队之一。
1949年那会儿,第16军横空出世,跟第18军、第17军一块儿归第五兵团管。这三支队伍一块儿打了渡江战役,还解放了江浙、西南那些地方。可解放战争一打完,第十八军和第十七军就都被解散了,番号就这么没了。唯独第16军,它留下来了,成了咱人民军队里的主干力量之一。
#深度好文奖励计划#